笔趣阁 > 带刺儿黄瓜文集 > 三十五甘受苦

三十五甘受苦

作者:带刺儿黄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一种叫“打升级”的扑克游戏,当台下一方辛辛苦苦捡到35分时,台上一方往往会幸灾乐祸地冒出这样一句顺口溜——“三十五,甘受苦”因为按照规则,只有拣够了40分才能反败为胜。因此说,35是个坎,超过则赢,不及即输,只拣35分则与零分无异。

    其实,何止是“打升级”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三十五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因为从这时起,你要告别青年而步入中年。尽管联合国卫生署已将年轻人的上限提到了44岁,但那只是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对生理年龄的一种重新划分,丝毫不能解脱35岁面临的窘困与尴尬——你既要承受“三十而立”而不立带来的压力,又要面临“四十不惑”而大惑所带来的惶恐。

    转眼间,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由于我和爱人的父母均不在本市,所以需找一个接送方便且有“小饭桌”(即中午管接送、吃饭,下午放学至我们下班负责看管孩子的机构)的小学。但政府按片划定的学校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于是择校不便成了我们唯一的选择。

    由于现阶段各小学发展的不均衡,稍好一点的学校便开始借机敛财。择校,说到底是一个“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的游戏。而鉴于义务教育的特性,教育局又对乱收费高举利剑。就是在“猫和老鼠”的周旋中,我们踏上了“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的择校旅程。

    所谓“盗亦有道”“踏上贼船”才知做“贼”之不易。择校的第一步是要与学校搭上关系,如果缺了这层关系,就是掏钱也没人敢收。通过同事的爱人的亲戚和校长接上头后,校长摆了一大堆困难,什么“班容有限,教育局有令呀”等等,我清楚这是为下一步让你痛痛快快掏钱做好铺垫。

    孩子上学是家中的头等大事。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许多和我一样的家长在焦急的等待中备足了“银子”忐忑不安之际,校方打来电话,于是,揣着已攥出汗的钱直奔学校。在财务室外,二、三十位家长排队等候着。看得出,学校的办事效率不是很高,办理一个交费大概需要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待到我进去后,才发现原来老师正苦口婆心地给家长们“洗脑”告诉你“收下你家孩子学校承担的巨大风险”然后拿出一份保证书,上书“自行择校,自愿付费,后果自负”的字样,签字画押。最后,不忘胁迫你一句:如果要告,追查起来,两败俱伤!

    将数千元钱奉上,只拿到一张本不需缴费的入学通知书。一边在心里狠狠地骂着“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一边又忙不迭感恩戴德连声说“谢谢”之后,像一只见不得光的蝙蝠似的溜出这所即将为孩子“传道、授业、解惑”的学校。

    从小到大,我们都接受着“红灯停,绿灯行”的正统教育,将规则奉为须臾不可逾越的圭臬。我们遵章守纪,令行禁止,却不知在规则之外,尚有一个潜规则在运行。虽然它不那么光明正大,甚至有点猥琐或龌龊,但如果你无视它的存在或不屑与之为伍,必然会举步维艰,甚至寸步难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位同龄的朋友向我诉说着婚姻的“苦大仇深”什么当初的错误选择,婚后的委曲求全,什么对方的自私寡情,公婆的狭隘挑剔。她把满腹的怨气都泼向了别人,仿佛婚姻中的诸多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无辜的、纯粹的受害者。

    这,可能吗?听着她喋喋不休的倾诉,我真想对她说:都三十又五了,我们已过了埋怨“狐狸太狡猾”的年纪,面对问题、挫折,应勇敢地剖析“猎手”的原因,主动承担自己应担负的责任,积极地寻找出口而不是借口。如果一味地怨天尤人,你永远也走不出失意的迷宫。

    前两天,和一位同学小酌。他说,车间正在抽调人员到北京交大学习动车组。按说,动车组是今后铁路发展的方向,前景应该不错,自己各方条件都符合要求。但眼下来看,选择了动车组就意味着要到北京去上班,就要跑通勤。自己的孩子还小,父母又都不在身边,以后怎么照顾家呀?

    又是一个三十五所面对的选择难题!

    三十五,真的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年纪。在父母的眼中,你已成家立业,羽翼丰满,完全有能力搏击风雨,闯荡天涯;而在幼小的孩子眼里,你就是大树,就是靠山,就是功力无边、无所不能的“奥特曼”所以,在这个年龄里,你没有了撒娇、倾诉甚至发泄的空间,即便有了泪水或委屈,也只能“打掉牙往肚里咽”

    三十五是个不能跌倒的年纪。因为你没有“再爬起来”的时间和空间,没有了“重头再来”的资本。许多事情容不得你瞻前顾后,推托犹豫,你必须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地决定去留取舍。什么该勇敢地放弃,什么该执着地追求,何时清理生命中的“回收站”如何在“鱼和熊掌”间寻找最佳的平衡点,都是这个年龄必须理清的问题。

    三十五是一个把红尘看透却又不能看破的年纪。近日,媒体上刊登几位三十多岁、小有成就的公众人物遁入空门的新闻。看后,不禁感到惋惜,我不怀疑佛门圣地对人性的洗礼和精神的安抚,但红尘中的牵绊绝非“一走”就能“了之”的,千丝万缕所汇成的责任也不会像头发似的一刀就能削掉的。在经历了太多的人情冷暖、是是非非之后,把一些事情看开是正常的,但一旦看透了,人生的魅力也便荡然无存。

    前几天同学发来短信,通知八月份要组织毕业十五周年聚会。采取aa制,原则上要求带家属,老婆孩子全带的掏150元,带其中一人的掏200,个人参加的掏250(这数出得够狠!)。带人少,掏钱多,世上哪有这样的游戏规则!不过转念一想,这样的操作也不是没有道理,所以,不管是出于政治、经济还是文化的考虑,我都要把老婆孩子全带上!

    没办法,三十五岁——不管传统的,时尚的,潜规则的,还是责任的,义务的,看透看不透的,都得接纳,都得包容,谁让咱正赶上这把年纪呢?

    有道是——三十五,甘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