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刺儿黄瓜文集 > 宽恕别人解自己

宽恕别人解自己

作者:带刺儿黄瓜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4。16”美国校园枪击案震惊了世界。面对夺取了32条无辜生命的凶手,我们想到的词语往往是“罪大恶极”、“天理难容”、“恨之入骨”、“碎尸万段”等等。但事后发生在大洋彼岸的幕幕场景,却让人们的心在悲痛之余陷入了暖流之中。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发生枪击案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凶手赵承熙与32名死难者一起被列入悼念的对象。最惹眼的标志是,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中央草场宽阔的绿地上,摆放着包括写有赵承熙名字在内的33块纪念石。虽然后来经冰点记者深入报道证实,赵承熙的纪念石并非校方摆放,而是该大学一名大四的女生个人所为,但赵的纪念石并没遭到唾弃或破坏。这位大四学生叫凯特琳,当然,她的行为在当地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但多数人对其表示了肯定和支持,校方也未进行过多的干涉“第33块纪念石”依旧摆放在那儿。

    从赵的纪念石旁边所留的一些纸条上,我们看到了熠熠闪烁的人性光芒——“希望你知道我并没有太生你的气,不憎恨你。你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和安慰,对此我感到非常心痛。所有的爱都包含在这里。劳拉”;“赵,你大大低估了我们的力量、勇气与关爱。你使我们心碎,但你没有打碎我们的精神。我们比以前更坚强、更骄傲。爱虽然浸在泪水里,却能持久永恒——艾利克”

    这是一种多么宽容大度的胸怀!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力量!

    尽管西方文化中有赎罪和忏悔的传统文化,但我依然强烈地感受到这种“以德报怨”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在他们的意识中,凶手本人也是受害者,心理患疾的他理应得到社会、家庭的关怀,可他并没有及时得到。悲剧的发生,社会是有责任的。凶手也是人,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生而平等,死而平等,罪与生俱来,罚与死同去,对一个逝去的生命不应该审判,而应哀悼。

    大爱无言,大爱无疆,大爱无敌!

    在为此举击节赞叹的同时,我深深感到其中蕴含着一个朴素的哲理——宽恕别人,解脱自己。

    面对罪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仇恨、惩罚、报复,仿佛只有如此,受害者在心理上才能得到了某种补偿或宽慰,对世人才能起到以儆效尤的警示作用。的确,这是法治社会所必须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避免重蹈覆辙的一种方式。

    那么,换一个角度,从道义的层面上,除了仇恨和诅咒是否还有另外的方式能消除邪恶、怨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呢?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师生们给了我们答案——宽恕和爱。

    宽恕和爱并非凭空而生,它源于对罪恶的反省和反思。任何一种罪恶的产生都有其适宜的土壤,如果苗是“罪恶之花”那么土壤终难逃干系。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土壤中的一颗粒。所以,在宽宥别人过失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某种解脱。爱和宽恕能融化仇恨的坚冰,让施暴者在愧疚与反思中感受到人间的光明和温暖,而仇恨和报复只能在怨怨相报中制造更大的灾难。此外,受害方如果能够宽恕施害者,不仅能从精神层面上远离了仇恨给己带来的二次伤害,还能以更直接、更锐利的方式促使施害者及追捧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的确是一种大智慧,而且历史上不乏其例。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普通民众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但当聂荣臻元帅在战场上拣到日本幼女时,依然好生照料,并辗转将其送回日本。这种以德报怨的做法无论是在国人还是在日本人心中都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在加深中日两国人民感情,修补两国关系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与此相反,阿拉伯与犹太民族之间的恩恩怨怨延续了几十年,在怨怨相报的怪圈中反复较量,至今仍旧仇未解,又添新恨。两国人民在战火硝烟中艰难度日,谁都无法预测,和平的钟声何时敲响。

    个人也好,集体也好,国家也好,不管怎样,都不可能生活在历史中。而要往前走,就不能背负太重的负担,尤其是仇恨,它不仅会减缓我们前进的步伐,还会让我们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中遍体鳞伤,苦不堪言。

    宽恕源于爱和智慧,而回馈给人们的必然是崭新的希望和超脱的心灵。借用赵承熙纪念石前署名“大卫”的一张留言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今后如果看到像你一样的孩子,我会对他伸出双手,给予他勇气和力量,把他的人生变得更好。我希望你的家人能克服你的行为带给他们的痛苦。希望你对其他那么多人的生活造成的破坏尽快恢复,而这类事也不再重演。希望许多人心中对你的怨恨化为宽恕。大卫”

    愿逝去的灵魂得到安息,活着的灵魂洒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