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哈尼族远古神话 > 第二十四章 开田种地 3

第二十四章 开田种地 3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了,这一回好了。忙忙碌碌的哈尼先祖是该喘口气了,辛辛苦苦的哈尼先祖也该歇一歇了。

    可不是嘛。

    从此以后啊,先祖的手手脚脚就动的少了,他们开始喜欢动眼睛,他们开始喜欢动脑壳,他们开始喜欢动嘴巴。

    用眼睛做什么?看啊,看风景,看大田里的金谷子,看大田里的荞子……

    用脑壳做什么?想啊,想哈尼人走过来的路,想哈尼人受过的苦,想将来大田里收回来的谷子和荞子,想哈尼人笑脸和笑声……

    用嘴巴做什么?说啊!

    用嘴巴说,说什么呢?

    这人啊,爱看,看到什么就想什么。这想呢,闭上眼睛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天上的,地下的,看见的,没有看见的,只要是你想想,想什么就是什么。想的想的脑壳里头就满了,这就轮到嘴巴开口说话了。为什么嘛?因为要是不说出来呢,不就把小脑壳憋破了吗?

    在那些日子里,人们高兴啊,一个个的小嘴巴都成了乌里啦乌里啦的大喇叭,快把寨子掀翻了。

    乌哩哇啦乌哩哇啦倒是无所谓,可是不敢说错话。恰恰我们的哈尼先祖说了一句错话。

    眼看就是开田的时候了,先祖叫来两个兄弟,一个是猪,一个是狗,要叫它们俩去做挖田的事情。

    已经不喜欢动手动脚的先祖用嘴巴说:兄弟,泥塘里的谷子象鸡素子一样饱,你们赶紧去拱地吧。那个拱不好,只给它吃米糠。那个拱得好呢,给它吃米心!

    猪是拱田的老手,来了一个膘肥体壮的大猪。小狗呢,来了兄弟俩:阿哥是热天生的小花狗,阿弟是冬天生的小黑狗。狗兄弟俩没有拱过地,就跟着大猪来到坝子里。

    大猪憨憨厚厚,一到坝子就埋头拱地,先拱过三遍地,然后再打滚。拱啊拱啊,滚啊滚啊,累得大猪顾不上喘气尽哼哼。哼哼哼,哼哼哼……

    哎,怎么听不见小狗兄弟俩的动静呢?

    大猪抬头一瞧:小花狗靠在树脚睡大觉,小黑狗眯起眼睛四处眊。

    好心的大猪说:兄弟,快来拱吧。太阳就要落山了。

    狗兄弟撇了撇嘴讥笑说:我们手会扒,不像你只会用自己的大笨嘴!看着吧,我们比你干得赢!

    大猪从日头起一直干到日头落,狗兄弟俩在大树脚下躺了一天。眼看着大猪累得哼哼哼哼哼哼地走回去,狗兄弟俩叽叽咕咕地在偷笑。

    大猪回去对先祖说:阿波,爷爷。两个小狗不拱地,大猪我气得直哼哼!

    先祖走去瞧了瞧,只见满田满地全是狗蹄子印,那有一个猪蹄子!

    先祖火起了,从此给猪吃米壳,狗却吃的是谷米心。

    所以啊,大猪窝了一肚子气,直到先祖还是哼哼哼哼哼哼,凡是窝囊气呢,都不容易咽下去。

    不过嘛,哈尼先祖却明了了一个事理:靠人不如靠自己!

    哈尼先祖于是定下一个规矩,哈尼人自己挖大田,哈尼人自己去引水,哈尼人自己去收割谷子,哈尼人自己把谷子打出米。

    从此以后,勤劳成了哈尼人做人的规矩。

    (四)

    最先挖田的是哪个?是哈尼先祖三兄弟。他们的帮手是哪个?是尖蹄平脚的水牛。一开始水牛不乐意,先祖就把水牛的鼻子穿了个洞,拉着细细的牵牛绳,抵得住拉着水牛的命。

    最先引水的是哪个?是哈尼先祖三兄弟。他们的帮手是哪个?是多脚多手的螃蟹。凹塘里的螃蟹奇怪地凸出的两只眼睛,活活的是引水累出来的。

    高能的先祖三兄弟,兴下了挖田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能挖田,没有规矩也不会挖田。

    挖田难道比盖房子还难吗?不能这样比,因为盖房是从下朝上盖,挖田是从上往下挖。房子盖好了在百年,大田挖好了吃千年。

    盖房有盖房的规矩,挖田有挖田的规矩,它们的要求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各有各的道理。盖房的房脚要伸直,不直的房脚用墨线和斧子会扯直。挖田的田脚也要直,田脚蹬不直用挖田的锄头来拉直。

    水田挖出一片片,田凸田凹认不得。赶紧去请泉水师傅,那里高那里低,那里不平那里平,泉水一到就全看出来了。挖田必须挖出水的路,没有水路就没有命。水不够到山坡上去堵,水不够到石崖里去引。

    石崖中间去挖沟,累断骨头累断筋也得挖,挖呀挖,挖呀挖,直到把崖神阿松的肝子挖出来三朵。陡壁上头去开沟,累断筋累断骨头也要挖,挖呀挖,挖呀挖,直到把壁神巴拉独姿的腰花挖出来三斤。

    挖水路嘛,水源头上不给它积沙土,水源脑上不给它出壕沟,水源的身上要拿石头铺平,水源脸上不给枯叶遮眼睛。

    一个月还没有到嘛一天已经到了嘛,一年还没有到了嘛一个月已经到了嘛。打埂犁田的日子要好好记清,时间一到,就要动手动脚地去打埂去了,就要跳手跳脚地去犁田去了。

    打埂就要打好,田埂是大田的骨架;犁田就要犂平,田心是大田的脸面。

    打埂要先看一看锄头,犁田要先瞧一瞧犁耙。看一看锄头正不正,查一查耙口紧不紧。锄头不正要拿牛筋木修正,锄头修整好了,才能拉直田脚,围结实田埂;耙口不紧要凿出九个孔绷紧,只有耙口绑紧了,才能拿起赶牛棍,才可以把牛素扯紧。

    到了田边不要忙,先拿眼睛望一望。看看自家的田里,像不像水碗一样满;再瞧一瞧兄弟的田里,像不像水缸一样满。然后呢,再把犁耙棕素支好。犁沟不直,用棕素挡直;水田不平,拿耙子把平。

    挖田打埂的规矩记牢了,热烘烘的一月也到了,挖田埂的时候来到了。心里有了数数,身子分外轻松,手手脚脚都爱动动。砍田埂的三尺短把锄头,就像得手的玩具,越玩越来精神。

    上边的埂头薄薄地挖,不要怕把土狗挖绝种;下边的埂脚薄薄地铲,不要怕铲断蚯蚓的脖颈。

    开心的日月怨太阳快,愉快的生活嫌夜长。

    屋里的秧虫唧唧唧唧地叫了,在通知先祖捂种的三个夜晚来到了。

    先祖早就做好了准备,就像新郎官迎娶新娘子一个样。

    捂种的头夜,秧种没有被盖,阿妈早就拿来了,厚厚地盖上盖好。为了给秧种做被盖,阿妈下过九道箐,挑挑选选地拿回来最大最厚最好的野芋头叶。

    捂种的二夜,秧种伸手又蹬脚,它要伸伸懒筋和懒腰,它的美梦做够了,它的大觉睡醒了。

    捂种的三夜,秧种喜滋滋地冒出头来,笑眯眯地举头望哈尼,先祖阿妈也望着喜眉笑眼的秧种,阿妈的笑脸把夜色驱散了,阿妈的笑声把太阳笑出来了。

    接着嘛,要把屋里的秧种请到田里去。大田里已经给它们铺好厚格墩墩的上好的褥子,叫它们舒舒服服地躺好之后,再轻轻地盖上暖绒绒的上好的被盖。然后呢,就像伺候哈尼小娃子入睡那个样子,动动它们的手手脚脚,掖好被头被脚。最后呢,先祖阿妈就把他们的小娃子领来了。

    领来自己的小娃子做什么嘛?让他们和秧苗做伴嘛!

    慈眉善眼的先祖阿妈可好了,她把所有的秧苗都当做自己的小娃子,小娃子喜欢小娃子,这样的安排太好了。

    阿哥应该照顾阿弟,阿姐应该照顾阿妹,秧苗就成了哈尼小娃子照顾的对象了。

    所以啊,哈尼阿哥阿姐日日吆赶鸟雀,日日想着秧苗快快长,夜夜盼着秧苗快快长。

    哈尼小娃子头日下田和秧苗玩,秧苗生出三条细根根;二日里下田玩,秧苗发出三片小叶叶;三日里下田玩,秧苗生出九条根;四日里下田玩,秧苗发出九片叶……

    秧小娃子看着看着就长成秧姑娘了,秧姑娘瞧着瞧着就长成大人了,瞅着瞅着秧姑娘就要出嫁了!

    秧姑娘的家是养育她的娘家,嫁出去的地方是漫山遍野的大田。

    秧姑娘要出嫁了,赶紧打扮好新娘。秧姑娘要嫁过来了,赶紧打扫新房,赶紧铺好新床!

    哈尼先祖一个个走出门来,喜气洋洋地吆起腰圆的水牛,把宽宽的大田耙过三遍,把秧姑娘的睡处铺松铺平,弄得舒舒服服合合适适。

    秧姑娘出嫁的日子到了,手手脚脚洗干净,穿好好看的衣裙,系上漂亮的粽叶腰带。到了出门的日子,哈尼的男人一个接一个来到秧苗田里。他们深深的背篓,就是秧姑娘上路的马背。莪竹玛,就是插秧女,她们多多的来了,一个个花姿招展地要把秧姑娘陪送到美好的新郎家。

    大田里象赶集一样热闹,栽秧的三天是欢乐的三天,是不怕羞的三天,是爱情的三天,是男男女女对歌的三天,是老老少少载歌载舞不夜的三天,是所有的哈尼人忘我地疯狂的三天!

    一年四季在于春,收成好坏在于种。插秧是开田种谷的重中之重,一个人能不能顺利长大,长大以后能不能干,就看小的时候。

    哈尼先祖靠金色的谷子生存,他们把金谷子当做自己亲亲的儿孙。

    插秧的时候先分秧,秧苗一定要分匀。叠枝的秧苗十棵有九棵谷子长不饱。插秧的时候,不要捏弯秧杆。如果秧姑娘秧杆疼痛,十丘大田没有一丘会返青。

    秧姑娘嫁出去了,日子一轮一轮过下去,哈尼人一天一天没闲着。今天去大田头看一看,明日里到大田尾瞧一瞧。长起野草拔野草,缺少肥料补肥料。

    好啊好啊,太好了嘛!

    薅过三遍野草,谷子是不见其长日见其长,谷子开花了,谷子花香随着山风张扬。花香填满沟谷,爬上大山,一直送上三层天,神仙闻见陶醉了。

    施过三道肥,谷子是不见其长日见其长,谷壳撑饱了,谷穗象马尾耷拉下来随着山风歌唱。歌声填满沟谷,爬上大山,一直送上三层天,神仙听见乐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