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当代太监童年篇 > 第十九章 难念的经

第十九章 难念的经

作者:小蛇行江南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夏家庄大队革委会主任荆开来一手打着手电筒一手提着大铁棍出采石场大食堂大门的时间约摸在凌晨二点多钟。

    出了大门之后,他直奔夏家庄的知青点。由于酒劲尚在,所以他前进的速度不如一个七八岁的小孩,且走起路来跌跌冲冲、东倒西歪,多次差一点儿跌倒或者掉进路边水沟里。

    从采石场到夏家庄的知青点路途曲折,可谓山路弯弯、曲水长长、坎坎坷坷、一波三折。一般情况下,他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目的地,今天情况特殊,他走得吃力,走得费劲,连走带息,竟然花了二个多小时才到那里。

    他敲开知青点的大门,汪金美告诉他屋里只有她一个人。说明来意,汪金美非常感动。她见他步履蹒跚、东倒西歪、语无伦次、衣冠不整、肮脏邋遢,便知他酒喝高了,可能醉了。出于对主任的关爱,她非要请他进屋喝茶醒酒。得知贺兰不在这里,他立马掉头就走,口中说“打死我也不会进去的”。无法,汪金美只得由他而去。

    荆开来走后不久,汪金美便提着菜刀出门,寻找贺兰。

    接着荆开来来到位于“瓜皮帽”东边的夏家湾中的徐立雪家门前。

    深更半夜,徐立雪不肯出来接待他,她隔着腰墙告诉他贺兰不在这儿。徐家热情招待他的人是大队主办会计徐立兵。

    得知贺兰不在这儿,荆开来不肯多坐一会儿,应徐立兵之请喝一会儿茶、抽一会儿烟。他敢紧出门,要去找人。

    荆开来是被身强力壮的徐立兵扶着出门的。之后,他一直扶着、搂着、搀着领导,不肯离开左右。一路百般照顾,千般体帖。直到在广播站叶小玉宿舍找到贺兰,他才放心离去。这时已是凌晨五点多钟。

    得知荆主任为了找她一夜未睡,贺兰一骨碌从叶小玉的床上爬起来。她要借花献佛,将这一张叶小玉的香喷喷的大床让给他睡。此时叶小玉已经起床,在播音室里为今日的第一次播音做准备。

    贺兰非要拖荆开来上叶小玉的那张大床,不上不行。她是诚心诚意的,且她的手劲又是那么大,头昏脑胀、浑身乏力、瞌睡难耐的荆开来便服从了她的安排。

    荆开来上了黄花大闺女叶小玉的床之后,由于腼腆加自觉,只敢睡在床边,不敢睡在床中央。见状,贺兰伸出有力的双臂,先上后下将他拖到那里,意思是让他睡得更舒服一些。

    在两位美女遗留的体香的笼罩之下,在少女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芳香物品挥发的气体作用之下,在使人陶醉的叶小玉银玲一般的嗓音的护理、调养之下,荆开来美美地睡了一大觉,直到叶小玉开始第二次播音时才醒。这一觉荆开来终身难忘,回味无穷。

    这一日是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这个节日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在夏家庄大队也一样。

    这一日,在夏家庄大队,广大社员群众家家户户忙着做“巴巴”。何为“巴巴”?即面饼、糯米粉饼也。它圆圆的、厚厚的,和现在成品月饼差不多。有条件的人家做糯米粉饼,一般人家做面饼。做糯米粉饼的人家往往在饼子外面撒上芝麻,在里面放上一点儿白糖。做面饼的人家一般什么都不放、都不撒。放不了,撒不起。这就是当时农村穷人和富人的差别之一。当然喽,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人家,他们在面饼之中放一点儿“古巴糖”。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在这一天一般都不会上街去买成品月饼。原因是家里已有“巴巴”,不再需要这些东西。且这些东西蛮贵的,大多数人家是不肯花这个冤枉钱的。

    叶小玉的香喷喷的大床给荆开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他对留在这儿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三位女知青产生了关爱之情、怜悯之心。广大社员群众家家户户团圆,连“四类分子”及“黑五类”子弟、“黑九类”子弟这些“可以教育好的子女”都能享受的家庭天伦之乐,为什么她们这些将宝贵的青春献给广大的贫下中农、献给伟大的无产文化大革命的大有作为的高尚青年偏要忍受回不了家、与自已父母团圆不了的痛苦呢?于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自已在这一日和三位女知青一起过团圆节。

    荆开来邀请贺兰一起陪同三位女知青过中秋节,出乎他的意料的是她面露难色,不大乐意于听从他的安排。其他的大队干部家都在当地,都要和家里人团圆,他不忍心打扰人家,拆开人家,于是,他就没有惊动他们。

    这是出于公心、爱心方面的考虑,其实他这样做也有诸多的私心。比如树立威信,亲近美人,拉拉关糸,走走后门,等等。最关健的一条是在这一日,他不愿意回到位于朱砂镇上的家中。

    一旦回去之后,他便如“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此话怎讲?

    前面说过,荆开来是镇上供销社卖了一辈子水果的营业员荆继往的大儿子。荆开来高中毕业的最佳出路是抵父亲的职。前面说过,由于他很有才,且长得漂亮,他就被公社革委会主任侯解放老婆韦久红看中了,选他做自已的小女婿。韦久红乱点鸳鸯谱,遭到了自已的小女儿侯玉的反抗,结果好事没有成功。大话已经放出去,泼水难以收回,韦久红眼珠一转,灵机一动,便耍了一出调包计,将荆开来推给了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孟金光。孟金光是侯解放的部下,且有三个女儿,资源充分,他就服从了领导夫人的安排,让大女儿孟青嫁给了在他看来应是前途无量的荆开来。

    荆开来既是荆继往的长子,又是孟金光的大女婿,两头逢年过节都需要他到场,在家族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自荆开来结婚起,两边便如拔河一般针锋相对、竭力争夺。他们这样做使夹在中间的荆开来横竖不是,左右为难。

    按常理来讲,人家是官,有钱,“民不跟官斗,穷不跟富争”,你得让一让人家,可荆继往不。

    荆继往是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迂腐古板、耿直倔犟人士,他始终认为儿子是自已的、女儿是人家的。既然是自已的儿子,就要承担自已大家庭的责任,围着自已的祖宗及自已转。别人是不染指的。既然女儿是人家的,那么他的儿媳妇也等于就是自已的,她也应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夫唱妇随围着自已的祖宗及自已转。也就是说人家养女儿等于白给,自已养儿子等于狠嫌。

    如果他的儿媳妇生于普通人家,那么他的这一套肯定灵。他会笑咪咪地坐享其成,白拿了人家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既得到了她替荆家传宗接代的好处,又分享了她饱受牛马之苦带给荆家的劳动成果;既享受到逢年过节一家团圆的天伦之乐,又收获了自家清明祭祖、冬至烧纸等虔诚和人气,等等。一箭多雕,稳嫌不赔。问题是人家处于绝对强势地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呼风唤雨,一手遮天,这一场争子“拔河”大赛无论他努力、无论他下多大的力气他都铁定要输。

    荆继往是一个从不甘心自已失败的要强人,处于劣势时一直伺机反扑。他的手段多多。除了口头教训儿子之外,还散布迷信,见二者不灵之后,他就拿出了绝招《入赘契约》

    解放前后,在朱砂镇方圆百里之内,男人到女方家里入赘是要签入赘契约的。荆继往因为字写得好,替人抄过几张这样的契约。这类契约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强调男人无能、娶不起老婆才入赘的。此外还有永不反悔文字。在荆继往的眼中,这是一篇奇文,于是他就偷偷地录了一张。内容是:某某某,家穷不得过,没有熊用,又想讨老婆,苦请元媒说到某家入赘。自入赘后,儿女均从母姓,上人均为父母。居家生活,勤劳刻苦,老实本分,爱护妻子。天地为大,父母至亲,养老送终,天经地义。一经签字,永无异言。高山滚石不转回,水往东流不回头。生父生母如相见,遇到之日走对面。快刀劈竹两分下,永无相干路傍人。空口无凭,立此存照。年月日,某某某。紫气东来,万代富贵。

    荆继往使出了具有强烈屈辱色彩的《入赘契约》杀手锏,彻底地制伏了他这个夫权思想很重、一直奉行大男子主义的长子,从此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心叛逆,始终抗争。但是表面上还是不近自已亲生父母,重要时刻总是与自已父母的老对手打成一片,残忍地让自已的好胜要强、蛮横无礼的父亲输到底。

    这是荆开来在节假日怕回去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每逢节假日,他的妻子孟青总是要去自已父母家里蹭饭。妻子走,等于月亮走;月亮走,我也走。他就会被妻子像拎皮包一样拎到老丈人家。老丈人是一个无产阶级当权派,又是一个在官场跌滚摸爬多年的老干部,“政治八股”多如牛毛,听得他厌烦。其政治狂热难以理喻,不是宗教人士胜过宗教人士,一言一行均遭到他反感。如果光是这些东西,那么他是有雅量忍耐的。毕竟这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人的人生。他这一辈子很可能就要做这样的人,就要不停地学习、总结这样的学问,在这样的学问中成长、壮大。问题是每到逢年过节,许多阴暗面便浮出了水面,许多隐型的关糸、关糸中的人便走向前台,粉墨登场。他们如过江之鲫,带来各种各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不是低于他老丈人这个阶层所能看到的。这些东西触目惊心、堂而皇之。这些东西无非是承载了拉拢、腐蚀功能的金钱、礼品。一等价钱一等货,一尺船,一尺桅,也就是说所有的金钱、礼品加起来是和他老丈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政治地位相符的。在这个地区,低于他这个职位肯收人家金钱、礼品的人逢年过节肯定收不到这么多东西;高于他这个职位肯收人家金钱、礼品的人逢年过节收到的东西肯定比他多。这是不用讲的。

    俗话说“女婿是半个儿”。他们全家精诚合作、愉快地收礼时是不需要背着他的,他们把他当做了自已人。因此,当阴暗面浮出水面之时,他便觉得自已的老丈人要多“道貌岸然”有多“道貌岸然”,他生来就是为“道貌岸然”做注释的。

    由于老丈人一家不听伟大领导毛主席“拒腐蚀、永不沾”的教导,根据“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原则,他在睡觉时向妻子大吹枕头风,要她对她爸、她妈、她二妹、三妹进行规劝,特别是要对她妈下大功夫,努力唤醒他们的良知,要他们彻底地和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决裂。

    荆开来以为妻子能够听得进他的只言片语,出乎他的意料,闻言,他的妻子气得浑身颤抖,连那个好看的鹅蛋脸也大变其色。她暴跑如雷,泼口大骂:“荆开来!你给我听着!你的那个小小的乌钞帽是我老子用这些金钱、礼品换来的!人家送我,我也送人家,没独吞,没白拿!怎么,想清高了?!不想干了?!你想清高你就走,你去找你的老相好侯玉去吧!你不想干了你就向组织掼‘乌纱帽’,谁希罕你的破‘乌纱帽’?!我明大明地告诉你:我们全家都是贪污犯!你去告啊!你去告啊!老娘陪你去告!假斯文!酸先生!‘二百五’!全家都是共产党,偏要搞成全家都是贪污犯!乡下佬,真没见过世面!”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以后荆开来再也不向她提起这方面的事情。

    也许是某些女人天生好嫉、喜欢吃醋的原因。他的妻子孟青总是对荆开来和侯玉谈过恋爱这一件事情耿耿于怀。经常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拿这一件事情说事。已经过去多年的事了,当事人曾经流血的伤口好不容易才结了痂,她偏偏要去揭人家的伤疤。总是怀疑她老公曾经和家庭比她好、地位比她高的侯玉发生过性关糸。一旦生了疑心,非要逼他承认。他不承认,她就没完没了,这样就弄得两人非常痛苦。巧的是,他的确和侯玉有过几次激情的夜晚,当时是她主动要求的,他有什么办法呢。那时大家都是年轻无知之人,干柴遇到烈火,时间长了想不熊熊燃烧也不行。因此,这一件事情,他是万万不能承认的。一旦承认,便会出人命的。能够先知先觉、产生预见、勘察往事、洞若观火、由此及彼、上挂下联、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孟青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绝顶之人,也是第六感觉灵敏之人,更是一个能讲会说之人。

    这一件事情深深地折磨心高气傲、在邮电所上班的孟青,也在她的心灵深处投进了浓重的阴影,使她自卑、自虐。这种情绪、心态在家庭中蔓延,使自已的最亲密的人也深受其害。

    巧的是比她高挑、比她貌美的“情敌”侯玉就在邮电所隔壁农业银行营业部上班。两人时常相见,还经常有业务上的联糸。你到我这儿存钱,我到你那儿寄信。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没有理由,不能胡来。君子动口,小人动手。人家势大,泰山压顶。只好忍耐,以退为进。孟青想方设法压抑自已,又不能够忘却记忆,更不善于转移注意力,恶性循环,她的心理便失起健康,个性便扭曲起来,时常说一些难以理解的话儿,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清官难断家务事,各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