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嫡女重生:驭蛇皇后不好惹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第二百三十六章 捷报频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恋返楼中,李孝川一身白衣,提笔写着什么,恋依在旁边给李孝川研磨,看着上面的字,不觉出了神。

    分合不常,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一军分为数十簇;金人随而分兵,则又鼓而聚之。倏忽之间,分合数变,金人失措,然后纵击之,以此辄胜。

    这些........莫不是,阵法?

    恋依轻轻低头看了一下,竟看到了他提笔在羊皮卷上写的字是什么。

    她越来越对李孝川的身份感到好奇。

    一个普通的乡野人家怎么可能会懂得这么多呢,若真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怕是连大字都不见的会认识几个,可是李孝川身上的风度和气魄,以及他这一手好字,还有这字所写的内容,这一件件事情让她忍不住的开始怀疑李孝川的真实身份,虽然心中早就已经有了答案。

    李孝川还在继续写着,他的字体明明不是很潦草,可是这内容却是渐渐变成了连恋依都看不懂的东西。

    恋依一向自以为自己对这些东西也是小有研究的,毕竟对于她来说,她的见识也不算少,诗书不说能够有万卷,可是至少学富五车这个词语,恋依还是担当的起的。

    “怎么?你还知道我写的是什么?”

    李孝川早就发现了恋依在偷偷看着自己写东西,他并不担心恋依会把自己所写的东西暴露出去,毕竟有一句老话说得好,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既然已经决定了重用恋依,自然是给了她百分之一百的信任。

    “这……?”

    恋依挑眉,指着他所写的东西问道:“这东西,莫不是阵法?可是我却也没见过这样的阵法,这阵法当真有用么?”

    “乃意创法,名撒星,分合不常,闻鼓则聚,闻金则散。骑兵至则声金,一军分为数十簇;随而分兵,则又鼓而聚之。倏忽之间,分合数变,金人失措,然后纵击之,以此辄胜。”

    李孝川笑着解释道,可是他这解释,只是将原本晦涩的古文换了个字词而已,用的依旧是恋依听不懂的词汇。

    眼前的男人........真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

    在恋返楼中也不过呆了半日,李孝川便就又回去了澜国,来到了最近攻下的城池中和负责征战的炎汇合。

    刚刚来到这里,炎便前来禀报说,外面的流民请求见李孝川一面,李孝川放下了手中的毛笔,揉了揉已经酸痛的手腕,朗声说道。

    “进来吧,有何事找我就行了。”

    那流民蓬头污面的,穿着带着补丁的衣服,长相也只是属于那种扔进人堆里就看不到的,一看便是从贫民堆里出来的。

    “你有何事?”

    李孝川淡淡的问道,他还没来得及穿上战甲,还是穿着一身白衣,坐在账中的大营内桌前。

    “大家都说,这里是孝王爷的军队,您是孝王爷先前的部下吗?”那个流民磕磕巴巴的说道,他的神色看起来有些慌张,沾满泥土的手的膝盖同时贴着地,随即惋惜的说道:“我和村里的兄弟们都曾经路过茶楼的时候听见过别人夸颂孝王爷,只可惜,好人命薄。”

    他用脏兮兮的袖子抹了抹脸,脸上粘的泥土更多了,旋即他忽然跪了下来,表情坚定的说道:“孝王爷的战神名号是小的一直所敬仰的,如今过来,是想要求将军,可以让小的成为镇魂军!”

    李孝川看了看那流民,对方的面色坚定,看不出来一丝一毫的说谎迹象。

    “炎,带着他们去新兵营,我先一个人待一会儿。”

    “是!将军!”

    其实李孝川之所以用镇魂军的名号起义,一方面是祭奠,另一方面便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澜国,不是任何一个姓李的人都可以坐上天子的位置,如今李孝川虽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复活,然却可以用隐晦的方式提醒朝廷,提醒天下,他李孝川的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

    李孝川垂着手,深思了一会儿。嘴角的笑容却是越大越冷漠起来。

    他眼神冷漠的看着桌上帐外的大旗,那旗上“镇魂”二字是用深红色的丝线缝出来的,看上去竟然有些像干了的血迹。

    “诸卿,对近日来本国接连丢失四城之事有何看法?”朝堂上,李朝华单手支颔,绝美的容颜上显露出一副慵懒的神色,手指尖轻轻敲打着龙椅,貌似不经心地问道。

    朝堂下端正站立的的两排文武百官,头也不敢抬起一下,各个噤若寒蝉,新登基不久的皇帝美则美矣,但手段却毒如蛇蝎,一个不小心就得丢掉脑袋。

    良久,一个满头花白的老者手持笏板,列众而出。

    “陛下,老臣以为,那镇魂军原本孝王旧部,许是能以招降,这样也能免得兵灾一起,生灵涂炭。”

    “招降?”李朝华神色玩味的盯着这个胆大的臣子,扫视了一眼诸位臣子:“对于,刘大人的建议,可以其他卿家附议?”

    见其余人像是粘了胶水一般,动也不动,满意地点了点头,转眼朝着那个老臣道:“孝王死了,他的一众部下都是叛逆!你要朕去招降一帮子的叛逆,是这样吗,刘大人?”

    “臣,臣不是这个意思,臣……”老者紧张地直哆嗦,忙不迭地想为自己辩解道。

    “行了。”李朝华一挥手打断了老者的言语,高声叫道:“张将军何在?”

    “臣在。”一个身披铠甲的威武汉子列众而出。

    “准你率领十万大军,前去北疆剿灭逆贼,如若失败,就提头来见朕吧。”李朝华随手甩过了早就准备好的半截虎符。

    张将军顾上擦掉脖子上悄悄流下的汗珠,恭恭敬敬地捡起了脚边的半截虎符,双手高捧举过头顶。

    “臣遵旨。”

    “对了,刘大人。”李朝华旋即将目光放在了颤巍巍的刘大人的身上,接着说,“朕见你年岁已高,连贼党叛逆都分不清楚了,还是辞了尚书的位置,安安心心回家养老去吧。”

    “陛下,陛下开恩啊,老臣知错了,老臣知错了,求陛下开恩啊。”

    李朝华站起身来,无视在堂下磕头讨饶的大臣,宣布道:“退朝。”

    “吾皇万岁,万万岁。”堂下的众臣高呼,声音响彻整个殿堂。

    夜凉如水。

    孟逸真端着一碗刚熬好的银耳莲子粥走向了最为高大的那一间营帐。

    澜国十万大军即将进攻被北疆的消息不胫而走,领军的更是赫赫有名的澜国大将张将军,北疆四城无险可守,虽说军队逐渐建立了起来,但是人数和澜国的十万大军终归是差距太远。

    没有一个人看好北疆,就算是以战斗力著称的镇魂军,在庞大的人数优势面前也显得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喝碗粥,休息一下吧。”孟逸真看着桌前一直在处理军务的李孝川,心中疼惜不已。

    “没有事的,逸真。”一身戎装的李孝川安慰着说,随手放下了手中一份刚刚由前线的探子传回来的最新战报,旋即说道:“别人都以为澜国的十万大军是无敌之师,可在我李孝川看来,并非是没有获胜的机会。”李孝川神色没有半点对即将到达的大军的担忧,反而信心满满。

    “战争并不是比拼哪一方人多,哪一方就赢的事,如果有那么简单,双方站在一起比比人多人少不就行,。战争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天时、地利、人和都是能够左右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更何况,对于澜国的军队,没有人会比我更加熟悉。”

    这样的胜仗他们不是没有打过,更何况如今的北疆,虽然看上去只不过是攻下了几座城池,和整个澜国比起来简直是凤毛麟角,然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现在的羽翼已经丰满了起来。

    孟逸真点点头,熟读兵书她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不过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能真正预料到最后的结局。

    叮嘱完李孝川要早点休息后,她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住所,而是换上一身干练的打扮,转身朝着一处早就打听好了密林出走去。

    就算是李孝川有击败敌军的信心,她也要为这必须取胜的战斗,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来势汹汹的澜国大军很快就遭受了镇魂军的迎头痛击,熟悉澜国作战方式的李孝川在澜国十万大军的行军路上不断设伏,利用大军经过峡谷的间隙,早就埋伏在山崖两侧的镇魂军扔下滚石檑木,从中断把大军截成了两半,令其首尾得不到兼顾,被迫分散的澜国大军无奈之下只好分兵多路,继续完成进攻北疆的任务。

    这反而中了李孝川的计谋,当大军整合在一起的时候,他手中镇魂军如若前去进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当澜国大军分兵几路之后,澜国大军最为显著的人数优势,一下子就被削弱了很多。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镇魂军人人骁勇善战的优势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再加上镇魂军是本土作战,有着澜国军队所没有的地形优势,在李孝川的带领下更是神出鬼没。

    往往在澜国军队行军半道上杀出来,抑或是趁着澜国军队熟睡的傍晚,突然发动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澜国军队,出来缴械投降再无他途。

    和接连告捷,气势高涨的镇魂军而言,澜国军队的营帐中愁云惨淡,接连不断的噩耗从探子手中传来,气得张将军当众斩首了好几位战败逃回来的将领,血淋淋的铡刀彰显着李将军心中的愤怒以及获胜的决心。

    要知道,如果这场战争失败的话,别的将领最多只是被贬职,但在朝堂上答应过女帝的他来说,那是可要丢掉脑袋的大罪过。

    他怎么都弄不明白,自己军队的行军路线会被敌人摸得一清二楚,他不是没怀疑过有敌人奸细的可能,为此他还秘密召集将领,直到行军前的那一刻才公布作战的部署,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自己仍然频繁遭受到敌军的半路截杀。

    那种好像时刻被一双无形的眼睛死死盯住的感觉,令李将军在愤怒至于每每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