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龙啸大秦 > 第六十五章 计在壶关

第六十五章 计在壶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第六十五章 计在壶关

    农历九年,关山北地的战争结束三个月零九天,咸阳便接到了壶关的军报,东胡人在年关前大肆劫掠京畿。

    武安殿上,嬴政自从亲政开始,便每夜日理万机,但咸阳此刻风声鹤唳,嫪毐几日来接见了巡防营的几位将领,似乎谋划在尾年大祭上动手。

    “赵高,快到尾年大祭了吧。”嬴政放下毛笔,转念一想,脱口而出。

    “不错,君上,再有两三个月,就是尾年大祭了,不知君上这次打算怎么办,是大办,还是一切从简?”赵高抬头看了一眼上首嬴政,头更低了。

    “你是怎么想的?。”嬴政看向了赵高。

    “按理说,今年是君上真正的亲政第一年,理应大办,不过今年北地……”赵高说到北地,瞧见嬴政脸色一变,急忙住口。

    “北地战事大败,君候国丧……”赵高最后还是说出了口。

    “哼!”嬴政冷哼一声,“相国与太师合谋,当寡人是傻子,利用一个流言蜚语,让寡人亲手除掉了黄金骑士堂,他们是把寡人逼上了绝路!”

    此时门外斥候来报:“君上,壶关告急。守将司马纯风八百里告急,东胡人南下侵扰大秦北疆十六郡。”

    “东胡人着实可恶!”嬴政拍案而起,转而忧愁起来,“如今王翦蒙恬要应对夷陵战事,蜀国旧臣也暗自蠢蠢欲动,嫪毐起兵谋反在眼前,何人能上北地?”

    赵高眼睛一转,想起那日在太师府瞧见的弱冠小子甘罗,眼睛一亮:“君上,奴知道一人,此人虽然年方十二,但当年荥阳之战,这孩子随使团出赵,跌乾坤于舌尖,兵不血刃的为君上取了南疆六城,封为伦侯。”

    嬴政闻言眉头皱起:“你说的是老甘林的孙子,上卿甘罗?”

    赵高一喜:“不错,正是上卿甘罗,安东甘氏先祖凭军功封过男爵,后来举家回乡,是个乡下贵族,家道已经没落了。只不过后来义渠王犯秦,安东甘氏进京勤王,热血沸腾,就跟着来了,履历上黑冰台绝看不出破绽。看来甘家还是忠诚于君上的。不如再次让上卿甘罗去壶关,实在不行王将军的长子王离,少年英勇,已经到了可以上阵的年龄了。”

    嬴政挑了挑眉:“赵高啊,寡人真服了你,万事你都提前想到。不过真很少听到赵高你那么激赏一个人。黑冰台那么多好手,包括你那个得力的下属龙渊八王,你一个都看不上,却看中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

    赵高一笑,点头:“那甘罗确实是难得一见的材料,他自幼跟随鹿公。才学不弱于一些文臣。”

    “会是东胡人的对手吗?”嬴政有些怀疑,“从我们的情报看,这批东胡人,是东胡王的直系。”

    “壶关守将,即使在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手里……”赵高看了一眼嬴政不语。

    嬴政沉默了一刻:“赵高,有时候真的觉得寡人是罪人啊……当孩子也被押上了角斗场去搏杀,大人们真的可以心安理得的坐在这里喝酒么?”

    “这个世上,还有几个人不是罪人呢?”赵高淡淡地说,“今天是君上十年九月十八,如果今年的十二月三十前不能平定,嫪毐和太后那边就要……”

    “事不宜迟,尽早行动!”嬴政说着就想起身,该当行动的时候,容不得片刻迟缓。

    成嬌在清水斋已经熏醉,“今晚,月明星稀的好天气真是不多,每当这时候总觉得人生短暂。”成嬌手把酒盏,拍栏看月,“明天,明天我去壶关,不过在那之前我要去取一把剑。”

    “剑?”季布愣了一下。

    成嬌含笑不语,转身离去,身影没入黑夜。

    此时的城南郊外。一座小院。

    门无声地开了,一缕檀香、一缕酒香、一缕女人香混在一起扑面而来。

    成嬌开门,随即觉得一阵清爽。门边站着一个女人,披着一件绣有白色云纹和粉色桃花的长袍,大袖滑到肘间,露出象牙般的小臂和纤细圆润的手腕,兰花般的手中是一壶温好的酒。

    女人冷若冰霜,歪着头,淡淡看了一眼成嬌。成嬌此时一身酒气全部,淡淡看去,也是个温雅洒脱的男子,可每次他见到这个女人,都觉得自己被她的容光照亮,不由自主地觉得拘谨起来。

    “魏姬,我回来了。”成嬌这么说着,头却看向窗外。

    “你,你回来了。”女人带着歉意地说,盈盈走到屋里把酒壶放下。后面跟进来一个穿白衣的少女,低头捧着七尺的长琴。她把琴架好就无声地退了出去,女人跪坐于席上,一抖长袍遮住那双笔直修长的腿,轻轻调弦,叮咚如春雨打在石板上。

    “今天想听什么?”她问,一挑眉,眉色淡如远山。

    “今天就来一曲楚辞的东君如何?”成嬌看似不经意,却淡淡一笑。

    魏姬的手听到东君的一刹那,却是僵硬起来,琴弦猛地一顿。

    成嬌丝毫不在意:“三年前我在韩聂凤凰楼救你出来,我便知道,你是阴阳家的人。我也是笨蛋一个,阴阳家邹衍、徐福都在齐国,你也偏偏在齐国,后来太子秧突然出现在咸阳我就怀疑,还有那日大殿上,吕不韦对徐福的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挑起秦楚之战,南楚之地,齐楚大地。”

    “你早就知道?”魏姬神色一冷。“既然你早知道从头到尾,都是阴阳家东君大人的局,你为何还甘愿去北地送死?”

    夜更深了。

    第二天早朝过后,帝都咸阳。

    夜色黑沉如墨,漫天漫地大片泼下,湮没皇城里密密麻麻的角楼飞檐、章台高榭。白日里那些峥嵘嶙峋、钩心斗角的庞然大物仿佛都被无边无际的黑暗融化,裹在一团含糊难辨的浓墨中。

    等待已久的大雪,终于下了。寒冷的阴霾丝毫没有从咸阳里退去的迹象,无声无息落到前日里尚未融化的积雪上,在黑夜里流出一堆堆宛转的白。

    一阵风吹过来,卷起暗夜的冷雨,宛如针尖般刺入肌肤。站在窗前的清俊瘦峭男子不自禁地拉紧衣襟,却没有关上窗子,只是站在那里默默望着那一片浓墨般漆黑的夜色,仿佛侧耳听着风里的什么声音。

    依稀之间,果然有若有若无的歌吹之声、从那高入云霄的层层叠叠禁城中飘过来,旖旎而华丽,仿佛带来了后宫里那种到处弥漫的甜美糜烂的气息。

    今夜,太后又是在甘泉宫里拥着长信侯做着长夜之饮罢?

    嬴政目光中透着一丝坚定。

    “这样下去,三百年的大秦恐怕就要毁了。”

    风宛如锋利冰冷的刀子穿入衣襟、切割着他的身体,眉目冷峻的男子低下头去,喃喃说了一句。眼前又浮现出日间早朝时,弹劾文信侯的奏折被相父自己扔到地上的情形。

    “查无实据”。高高在上的丞相冷冷扔下一句话,不顾君上转身而走。

    嬴政看着众多的大夫,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们趁机出列请求降罪于文信侯的要求。

    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边御使台和朝中一些同僚为也出列为他辩护,双方在朝堂上针锋相对。然而此时,嫪毐政变在即,实在不能动丞相。

    朝堂上一下子安静下来。嬴政看了看一边众多勋贵的似笑非笑的脸,也吞了一口气——毕竟吕不韦是勋贵之首,若是在朝廷上非要把吕不韦往死里整,无异于要和大秦勋贵撕破脸了。看来,还是得暗中解决掉这个老是找他麻烦的相父才行。但可恨的是,就在这节骨眼上,嫪毐的事已经成为年轻的帝王忍无可忍的奇耻大辱。

    成嬌坐在舍中,听着探子的回复一笑。

    整个大秦三百年来弊端重重,勋贵钩心斗角、朝中文官结党营私,而因为承君上忌惮太后等外戚、储君之位悬空,导致作为太子太傅的大司命对王朝影响力的衰减,失去了历朝大司命应有的地位。

    趁着这个空档、三朝元老吕不韦联合了朝野大部分力量,以丞相的身份统领尚书令、侍中、中书令三省长官,权势熏天,将整个帝都咸阳、甚至整个王朝置于他的支配之下。

    嬴政若是一个昏庸君上,也就无事。可他偏偏是一个胸有谋略的君上。

    朝廷中,大部分官员也已经附于丞相门下,沆瀣一气。

    大秦如今积重难返,以他嬴政一人之力、自保都难,扳倒吕不韦又谈何容易……长长叹息,将浊气从胸臆中吐尽,他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手指居然在窗棂上、抓出五道深深刻痕来。

    嬴政啊,嬴政。当年我放弃了一切,信誓旦旦地对着你说:要荡尽这天地间奸佞之气、还天下人一个朗朗乾坤——想不到如今、竟依然力不从心。

    冷雨还在下,无声无息,落到窗外尚未融化的积雪上。

    年轻的成嬌凭窗看出去,外面的夜色是泼墨一般的浓,将所有罪恶和龌龊都掩藏。忽然间仿佛有风吹来,檐下铁马响了一声,似乎看到外面有电光一闪——然而,等定睛看时才发现那不过是错觉。

    夜幕黑沉如铁,雨不做声的下着,潮湿寒冷,让人无法喘息。

    那个瞬间,他多么希望这些霏霏淫雨转瞬化为狂风暴雨,扫荡这帝都的一切角落,让雪亮的闪电劈下来、划开这冰冷如铁的伽蓝城,将所有散发着腐败气息的东西一把火燃尽!

    檐下风灯飘飘转转,铁马叮当,雨如同断线的珠子从屋檐上落下来。

    明天就要去壶关了,远离这场是非之地吧。有时候我不喜欢杀人,但我却要杀人,杀人只是自保而已。